close

DSC06035.JPG  

到了澳門

你會不自覺被美麗的藍白瓷磚所製成的路牌所吸引

看慣了台灣鐵製綠底的路牌

再看看澳門的路牌

就會眼睛一亮

DSC06034.JPG  

澳門的路牌極具特色

所有的路牌規格統一

由上下排各四塊約15平方公分的瓷磚拼接而成

瓷磚採用中國傳統青花瓷工藝燒製

白底藍字

標上中文和葡萄文路名

路牌邊緣及中央都有藍色花紋

非常典雅

這種使用青花瓷磚的傳統

乃自葡萄牙殖民時傳過來的

葡萄牙在五百多年前首次造訪中國後

就大量購買景德鎮出產的青花瓷器帶回西方世界

造成西方國家爭相搶購中國瓷器的熱潮

明清兩代

青花瓷為中國賺進當時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白銀

相當驚人

當時西方人並不知道瓷器製作的過程

他們以為光滑白皙的瓷器是由貝殼所製成

因此瓷器只能到中國才能購得

直到18世紀晚期西方人探索出瓷器製造的秘密後

青花瓷器才正式在歐洲生產製造

其中

最初引進青花瓷進入歐洲的葡萄牙人

更是對青花瓷的高雅、安祥、寧靜、內斂的風格所深深吸引

至今在葡萄牙各地倒出都有青花瓷的壁磚的建築

甚至青花瓷上的某個藍色的名字就叫“葡萄牙”

而身為葡萄牙殖民地的澳門

至今一樣保存著當年葡萄牙對青花瓷的熱愛

 DSC06117.JPG  

路牌除了外型吸引人外

路牌上標示的路名也同樣吸睛

像這條斜坡而上的階梯

就叫“跛腳梯

是否能顧名思義

就看各位的腳力了

DSC06284.JPG  

在著名景點大三巴牌坊前

就是“耶穌會紀念廣場”

DSC06304.JPG  

澳門八景之一的“大炮台”所在地

則是“炮兵馬路”

DSC06385.JPG  

除了顧名思義的路名外

還有許多“人名”的地名

尤其是許多掛名“博士”的街道

DSC06623.JPG  

還有在漁人碼頭前鼎鼎有名的“孫逸仙大馬路”

也同樣是旅人不能錯過的景點

DSC06607.JPG  

靠近漁人碼頭的“海景花園”其實只是一個社區的小型公設遊樂區

配上青花瓷路牌

頓時質感升級

仿佛是一處只有VIP才能造訪的高級花園(其實非常小

 

除了這些普通級的路牌外

澳門還有許多好玩的路牌(註1)

 

1.由葡文翻譯而成的生硬路名(註2)

如著名的“亞美打利庇廬大馬路”,“亞卑寮奴你士接”,“沙嘉都喇賈罷麗街”

都十分饒舌

據說最長的街名是一條名叫“路義士若翰巴地士打街”的小巷

是不是很有趣呢??

 

2. 人事已非的路名

“賣草地街”如今不賣草

“營地大街”“兵營斜巷”現在也不見士兵

“漁翁街”滿街車輛

“鹹蝦巷”百年前內港漁船密佈

 

3.記錄當時情況路名

“荷蘭園”據說17世紀是押解荷蘭戰俘的地方

“雀仔園”則是因當年鳥雀多而得此名

 

4.外國地名直接翻譯

如“長崎街”,外文標示Nagasaki

DSC06606  

又如金沙賭場就位於貴氣十足的“蒙地卡羅前地”上

DSC06617  

 

5.其他有趣熱門的地名

“議事亭前地”就位於民政總署前

“連理街”位於官也街附近,許多夫妻會在此路牌留下美麗的身影

“戀愛巷”則在大三巴附近地巷內,若看到有人在拍婚紗,走進去就對了

“美女巷”裡沒有房屋,所以沒有美女住在這裡

“十月初五馬路”

“鴨巷”“水雞巷”“打纜巷”也都很好笑

 

 

(註1:亦有人將澳門路名分為五大類:紀念人物、紀念事件、標名地點、標明行業、日常生活)

 (註2:事實上,從街道名稱約莫能推估城區的歷史。通常路名越饒舌,歷史越悠久)

 

典雅的青花瓷除了在路牌上使用

還廣泛應用在各式建築上

DSC06125.JPG  

紀錄氹仔發展的文章

DSC06224.JPG  

筧口後方的裝飾

DSC06364.JPG  

民政總局裡面的牆壁

DSC06366.JPG  

民政總局四周牆壁裝飾

DSC06650.JPG  

葡式餐廳的招牌

DSC06651.JPG  

葡式餐廳的牆壁

整個澳門處處可見青花瓷的蹤跡

是不是很美呢??

 

澳門航空曾經舉行一個搜集路牌的活動

只要跟澳門不同的路牌合照

搜集最多的人

就可以得到一張免費的台北澳門還回機票(可惜我錯過了

當時還造成一股“和路牌合照”的旋風

經過我的介紹

大家是否開始想親身到澳門蒐集各色各樣的路牌了呢???

這樣會讓你更瞭解澳門的大街小巷唷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蘋果酒 的頭像
    蘋果酒

    蘋果酒的旅遊美食天地

    蘋果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