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間外觀其貌不揚的古厝
和群聚的咖喱魚蛋店一同坐落在大堂巷內
一般遊客經過
大多是聞香而至
路過這間屋宅可能偶而抬頭一望
若無這個小小的“世界遺產”標示
恐怕還沒有人想進去參觀
盧家大屋又稱金玉堂
是來自廣東,發基於澳門的商賈盧華紹的屋邸
這家大屋落成於清光緒15年(西元1885年)
距今已超過一百年的歷史
也被獲選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盧華紹又被稱為盧九
在廣州以錢莊,鴉片與賭業起家
是第一個將賭博行業帶進澳門
也是第一代的澳門賭王
在當時是澳門名噪一時的風雲人物
盧家大屋高兩層樓
以厚青磚建造而成
屋內格局取自廣州西關大屋(晚清時期粵中溫婉纖細的建築風格)
大屋內分為門廳(上圖),茶廳(下圖)
以及正廳
三廳間分別以屏風相隔
這種分為門廳,茶廳,正廳的建築稱為“三進”
屋內建築頗深
因此在三廳之間
分別開了兩個天井
便於通風和採光
而用於區別三廳的屏風
則有阻煞的效果
盧家大屋最大的特色
即是內部建築融合中西方裝飾材料和手法
既有粵中地區常見的磚雕,灰塑,橫披,掛落,蠔殼窗
又有西式的假天花,滿洲窗,鑄鐵欄杆
這種巧妙融合中西建築風格於一宅中的技法
更凸顯出盧家大屋的歷史地位
登上百年大屋的二樓
更顯出當時盧家大屋的氣勢
鐵鑄欄杆後的天井
以彩繪玻璃鑲嵌在窗框上
陽光從天井穿過彩繪玻璃
投射出西方哥德式教堂彩繪玻璃的色彩
有個小妹妹對美麗的窗花極具興趣
一邊好奇的踩著地上的五彩窗花
殊不知紅色的窗花投射在她的頭頂上
仿佛插了朵大紅花
十分逗趣
盧家大屋的正面窗戶為葡式百葉窗
透過百葉窗可以拍攝到對街的咖喱魚丸店生意興隆的情況
相較於此
盧家大屋顯得寧靜
天井間縱有陽光灑落的光彩
也喚不回當年的光彩
名震一時的盧華紹在晚年因生意失利欠下巨債
最後懸樑自盡
這間大屋最後也不得不易手他人
後來這間大屋被人分租出去
曾有大批難民入住於此
無人修築
因此有許多屋內建築被拆掉
十分可惜
這間大屋曾經住了盧華紹十名妻妾與二十九名子女
大屋的牆很高
取守財之意
兩個天井
是為了讓水為財的雨水通通往屋裡流
如今
人才散盡
徒留天井間的大萍獨自青綠
廳堂角落的那盆白色蘭花還保存著當時大宅裡的韻味
但在大門的另一端
一個屬於現代的花花世界正在熱鬧的上演
是不是令人有很多感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