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在農曆七月廿日
客家人都會舉行盛大的義民祭
客家義民節的由來
起源於清乾隆51年﹙1786﹚林爽文叛清起事於彰化
亂事迅速席捲全台灣
官兵無力對抗
死傷無數
匪眾乘勢攻打當時的竹塹(新竹縣城)
此時新埔附近的客家人組織義勇軍
奮勇抵抗
犧牲慘烈
捨生成仁者一共有兩百多人
地方上的富紳有感於烈士們的忠勇
不忍心目睹義軍先烈暴屍荒野
於是出面收拾遍野的骨骸
合葬於新埔縣枋寮
當時乾隆皇帝為表彰義民捍衛鄉民國土的精神
特頒親筆題賜的「褒忠」匾額
地方於是建「義民廟」祭祀
又稱「褒忠亭」
此後義民廟每年都會舉辦祭祀活動
自道光十五年(西元1835年)
選定農曆 的七月二十日為「義民節」
舉行中元祭典
由十五個村莊輪值祭拜
如今
義民節已成為客家族群精神凝聚的象徵
義民祭至今已超過170年歷史
這期間分別由六家、下山、九芎林、大隘、枋寮、新埔、五分埔、石光、關西、大茅埔、湖口、楊梅、新屋、觀音、溪南15個村莊輪值
今年2013年剛好輪到楊梅
據說前兩次輪到楊梅舉辦義民祭時
整個鎮上滿滿是人
各家各戶都邀請親朋好友到家裡吃飯 共襄盛舉
很幸運自己也在楊梅
因此就藉這個機會好好的記錄一下
尤其是每年都會舉辦的神豬大賽更是觀察重點
這次楊梅的神豬大賽在楊梅頭重溪三元宮舉行
傍晚五點 廟前已經有許多攤販和人群聚集
彷彿就像是個熱鬧的嘉年華會
廟前也搭起好幾個舞台
最受人矚目的就是神豬神羊大賽
神豬評等通常以重量多寡為主
而神羊則是以羊角長短作為評斷標準
今年獲得特等奬(第一名)的神豬
是由黃阿日飼養破紀錄的1756台斤的神豬
而特等奬的神羊則是由陳彭梅蘭所飼養的神羊
羊角長度為三尺三寸一分
其實神豬身上的紋路也相當有看頭
往年據說參賽的神豬至少百頭 神羊會破十隻
今年參賽只有47頭神豬和6頭神羊
主要因為楊梅已經是個高度都市化的城市
少了專業飼養神豬戶以及飼養空間
而神豬獻祭也有一人獨資改成眾人合資
因此神豬神羊也是歷年來最少的一次
此外
過去輪值村落的請客大拜拜辦流水席的盛況也逐漸式微
今天雖然車輛很多 但也沒有塞車情形
不過就一個非當地人的觀察
義民祭無論盛大與否
都已經體現出客家人褒忠硬頸的精神了
尤其許多舉辦義民廟口的宗廟都有印製成語典籍
免費發放給境內的學童
以鼓勵他們好學不倦
這在現今社會當然不足為奇
但在農村時期
這種鼓勵學子向上學習的精神實在很偉大
更是義民祭嘉惠人民的善舉呀!!!